在本次酿酒之前,其实已经有好几次小规模酿酒,设备用的5斤粮食的设备,设备太小了,加上酒酿出来太少时间短,差异性非常大,是一个不成熟的流程。
本人从2023年开始研究酿酒技术,并购买了家庭版的小设备,从本次开始,开始记录酿酒记录,包括使用设备、材料、流程等信息。
本次酿酒批次定为20240229001批次,后面每次酿酒均给定批次,批次编号为:年+月+日+次数,次数当日只有1次则为001,二次为002
使用高粱20斤,使用了98g智哥酒曲+5g左右安琪酒曲。
天气温度约为18左右(室内温度),本次发酵为室内发酵,发酵使用的是塑料周转箱(后来才发现塑料不适合食品发酵,从此不再使用)。
本次高粱煮熟,有及少量糊锅现象,糊锅原因总结:电磁炉局部温度过高,未搅拌。
下酒曲温度约为40摄氏度偏上些,以不烫手下的酒曲。
本次总结如下:每100斤粮食加酒曲约500g(这个比例后来发现不对,正常比例应该是200斤粮食用500g酒曲,可能是这个酒曲比较差,才是这样的)
总结2:35-10度的酒称为尾酒,可不要,下酒曲温度为30-38度,发酵温度不得低于15度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